山石文化 | 可可托海的“苦”乐年华

发布时间:2023-11-28 12:23:06  浏览数:2611  来源:矿山公园

      总有人会问,到可可托海来看什么?可可托海是一个以山水见长的地方,来了自然是要看山、看石、看水的。

      赏石藏石玩石自中国古代时起就已成为一种高雅时尚的风气,尤其是唐宋时期,达官贵人、豪商巨贾、文人墨客游山赏石蔚然成风。

      今日的可可托海,很多人只知道它是牧羊人的故乡,却不知道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它就因出产了海蓝宝石、红绿碧玺、水晶等拥有着“宝石的故乡”美誉之称。除了光彩夺目的宝石,钟灵毓秀的可可托海还孕育“神钟山”这般典型的地质奇石,更有着“为国争光”和“为国分忧”的锂、铍、钽铌、铯等珍稀矿石。“宝石、矿石、奇石”这三石也让可可托海于神奇和神秘之外更添了一些文化色彩,使可可托海成为独具特色的“三石”文化之乡。

      基于此,作为旅游小镇的可可托海,各大景区和村镇路口几乎都林立着各种天然形成的石头,它们以石文化的形象融入自然成为大众喜爱的打卡点。


      上世纪的五、六十年代,来自五湖四海的大中专院校的学生、专业军人、支边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“开发矿业”的号召来到偏远且物资匮乏的可可托海,成为第一代可可托海矿山人。他们住的是地窝子、干打垒,吃的是窝头糊糊就咸菜、白菜萝卜洋芋老三样,他们经历过天寒地冻在野外矿山找矿采矿的艰辛,经历过三年困难时期吃不饱的日子,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,他们依然激情四射、奋斗不息,忍饥挨饿也要冲上前投入“保出口大会战”,以手持风钻、人背肩扛的方式扛起了为国偿还外债的重担,缔造了“艰苦奋斗、吃苦耐劳、无私奉献、为国争光”的可可托海精神,在峥嵘岁月里吹奏了一曲动人的歌谣,而这个“苦”字恰恰就体现了可可托海精神中的“艰苦奋斗”和“吃苦耐劳”这两苦精神。

      他们手持风镐和榔头,把“苦”刻在了矿坑里;他们手持铁锹和冲击钻,把“苦”刻在了矿洞里;他们以坚韧和毅力,把“苦”刻在了岩石上!


       他们的苦,是真的苦。但他们的笑,也是真的笑,这不正是那一代矿山建设者们以苦为乐、苦中作乐的真实写照吗?

       在那个艰难困苦的岁月里,虽然人人都吃不饱,但精神食粮却极为富足。当时的可可托海矿务局就已有两个文艺团体——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和豫剧团,他们就是精神食粮的传播者。这些文艺工作者们自编自导自演编排了歌舞剧、话剧、样板戏、迷糊剧、古戏等,到厂矿、下工地、进雪山,哪里有大战战他们就奔赴到哪里。矿山工人是饿着肚子搞生产,他们同样也是饿着肚子送演出,为矿山工人带来精神食粮,送上一场场精彩的文艺盛宴,鼓舞着矿工们的干劲。除此以外,各个工厂还通过举办唱红歌、劳动竞赛的方式来鼓干劲、聚人心、争上游。电影院建成后,矿区职工又携家带口看电影,周六周日在俱乐部手拉手唱歌跳舞,硬是把苦日子过的苦中带甜、苦中带乐,成为一生回味无穷的美好回忆。


       如今的可可托海矿山小镇已发展成为旅游小镇、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矿山公园、国际滑雪场,小镇面貌日新月异,小镇人依托旅游业增收致富小日子红红火火。然而这块轩然屹立雕刻着“苦”字的石头,时时处处昭示着可可托海后代们,要像山一般的屹立、石一般的坚挺,同时也提醒着矿山的后代们,今天的笑是老一辈吃过的苦换来的,莫忘来时路,莫忘老一辈们艰苦奋斗、吃苦耐劳的苦乐年华,苦中作乐、以苦为乐、以苦为荣的精神不可丢!

 

 

上一篇:可可托海数字里的秘密

下一篇:往事漫忆 | 可可托海矿务局二矿(煤矿)回忆录之工作篇


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      地 址:新疆富蕴县可可托海镇建设路9号      联系电话:0906-8782506      传 真:0906-8781526
Copyright © 可可托海稀有金属国家矿山公园 www.xjkeketuohai.cn All Rights Reserved.    备案号:新ICP备18000897号
英文域名:www.xjkeketuohai.cn
中文域名: www. 新疆可可托海.cn    www. 新疆可可托海.net    www. 新疆可可托海.中国
手机域名:  新疆可可托海.手机
快速导航